🥗杨梅与枇杷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小的时候
我小时候吃过的特殊水果不多,像是现在北方也可以随处可以买到的枇杷和杨梅,我小时候见都没见过,这当然得益于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。
最近在看长安的荔枝电视剧版,虽然大量注水,改编也算可以。书我读过,短小精悍,穿插了一些不太重要的朝堂之争,算是添彩的,整个书的核心还是李善德解决将新鲜荔枝从岭南运送到长安,五千里,在唐朝,真是痴人说梦。
看完之后,我还写了一篇读后感,我说:马伯庸先生真是仁慈。因为最后还算是一个美好的结局,如果真有此人,我觉得他的前面估计也铺了不少的前辈,才能最终完成。
不光是荔枝、枇杷和杨梅,还有榴莲和芒果。
我记得我第一次吃芒果,小的可怜,不知道怎么吃,上来就啃,皮涩如嚼蜡,我妈告诉我需要剥皮之后吃,我才会吃,很甜。
没想到很久之后,我家来了一个亲戚家小孩,正好家里买了芒果,我正在屋里看着海贼王炫,他走进来,我递给他一个,他看了半天都没吃,我就告诉他剥开皮吃,他当时局促又惊喜的眼神,我现在还记得。
榴莲更不用说了,至少 15 年前,我的一个妹妹,从超市买了一块榴莲,臭的我家的小店里不能待人,让我尝尝,我死活不吃,而且那块榴莲是现在看来也非常贵的价格。
从那之后,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会吃榴莲,没想到琪琪对这东西非常喜爱,我就跟着吃了几次,没想到觉得还不错,以前觉得很逆天的价格,现在依然非常逆天,但是现在的我已经是可以接受的了。
现在
说前面这些废话,是想说说我爸,他去宁波出差,正好是枇杷和杨梅高产的时候,他刚到的时候我打电话问他情况,工作上的事说的含含糊糊,但是特别强调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点枇杷和杨梅。
我当时也没多想,就说好。
出差回家后,我和琪琪去吃饭,真的带了两盒枇杷、两盒杨梅,杨梅又大又圆,紫的发红,我吃了几个,冰凉凉的,酸甜口,北方确实很难买到这么大的杨梅。
枇杷我也是第一次吃,吃了几个不对胃口,还是觉得杨梅好吃。
吃了一会才意识到,这几个盒子都是没法装箱的。
“你咋拿回来的?”我就问我爸。
“我提着箱子,左手提着杨梅和枇杷,就这么一路提来的,就这样路上还是碰到了,坏了一些。”我爸说的很轻松。
但是手里的杨梅不好吃了。
从宁波到东营,高铁六个小时,再坐汽车三个小时,在高铁站还要提着东西走很远,这些水果我不知道我爸是什么状态提回来的。
为人父母,在中国人的眼里,牺牲像是正常,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,这是我所在的大家庭给我带来的基本观念。孩子对父母的感情,就像是还不清的债务,从出生开始注定欠下了,可以折算成金钱的还好说,身体上受过的累累,那肯定是还不完的。
看到一些摆烂的言论:父母给予的这些也不是我的选择。
但是我想说:唯有父母才会给你选择,其他人都只是给你答案而已。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