⚔️朝花夕拾:杀马特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有一年分班分座,和李嘉豪坐一起,在之前的故事里说到的渔港的学生是一个小团体,李嘉豪所在的村子也是个小团体~~(为什么现在感觉写成了火影?)~~。
相比较年纪较大,身体素质比较强的渔港,他所在的村我们叫隔壁村吧,因为还有个当地村,隔壁村属于财力雄厚的,他们中有些人家里早早就住上了别墅,李嘉豪就是其中之一。
在校生活中,渔港和隔壁村两波人一般都是互相嘻嘻哈哈,一般没有冲突,但是强强碰撞,擦枪走火也是常事,这个我们后面再说,我们先放下各个村子的激烈冲突,回到杀马特的故事。
我们学校算是基本上不管发型的,只要不是特别夸张的基本上随便留,回看自己当时的照片,在一众的奇形怪状的头发里,我算是比较正常的。
但是「杀马特」说的不只是奇怪的发型,还有一些处事风格,比较流行的 QQ 装扮等等。
蛧络摋骉特
我们先从 QQ 开始说起,我 QQ 号注册的时候是在我舅舅家的饭店,当时他顶楼的办公室里有台电脑,我就自己研究注册了一个 QQ,当时我在十一二岁,可能还没上初中,竟然对注册环节什么的流畅自如,可能多少有点计算机的天分。
这个 QQ 号我用到了现在,在 QQ 一家独大的年代,最流行的莫过于 QQ 空间、偷菜、情侣空间、青橙黄绿青蓝紫钻,还有cf、lol 这些东西。上面说的李嘉豪就是这些所有代表网络杀马特的代表人物。
到现在为止,他在我所有 QQ 好友中的等级也是最高的,当时作为一个弱鸡同桌,多少对他的一些东西有些盲目崇拜,因为他比较有钱,想充什么钻充什么,那时我每周的零花钱二十块,一个月的黄钻要十元。
虽然腾讯在坑人这块的套路多的说不过来,但是还好,作为一家良心企业,他还是给了一些穷人提升自己的方法,当时 QQ 空间有一些免费的主题和装扮,如果玩的时间长,还可以领一些限时体验的装扮,东拼西凑下来,我的 QQ 空间也能看。
QQ 空间终于整的差不多了,每次有机会玩电脑都上去看看,然后就是 QQ 农场了,这个全民偷菜的时代持续了几年之久,然后在一个时间节点突然消失了。就像是现在随时出现的各种新型玩法,然后瞬间消失,好像从来没存在过。
还有QQ 宠物、QQ 秀、聊天窗口美化、QQ 背景,这些在我们现在的语境里几乎消失的流行语,在当年可是炙手可热,可以说只要是网友基本上人人都玩。
如果按照杀马特的定义,我们确实不算,因为我们的头发不够像扫把,也没做特别离谱的妆造,只能说算是喜欢杀马特的初中生。
现实中的杀马特
我初中的时候去过一次宁波,在这次旅程中,见到了真的杀马特,他们就在大街上拍照,头发是彩虹色,身边有几个矮个子的女生,穿着二次元的衣服,头发也是爆炸头,在大家的目光中,他们依然非常自信。
杀马特的具体来源已经不可考了,但是它的存在确实影响了一代人的审美,不光是在衣着造型上,还有音乐,那种所谓的「伤痕」文学,那个时候的我们好像在忧郁什么,又不知道在忧郁什么。
特别是在初中完全懵懂的感情里,像是徐良、汪苏泷、许嵩等等这些网络歌手的口水歌,表达的那种模糊含蓄的爱情,又带着一种想要不想要的暧昧感,完全冲爆了那时候的初高中生。
我在后来遇到了很多学长学姐,在聊起那时候,他们也是对当时的音乐、火星文印象深刻,这种文化符号完全不亚于现在的娱乐圈的明星,甚至明星也是经历了杀马特的造型时代的。
很多网络歌手现在已经销声匿迹,也有歌手「转正」,变成了真正的创作歌手,当年看似有点口水歌的音乐,和现在的大部分歌手比起来,依然能打,所以这么多年,娱乐圈还是靠着老人们在顶着,甚至靠着老的网络歌手在顶着。
杀马特更像是一段记忆的标记,在说到这个词的时候,我总是能瞬间回到那个时候,回到不断刷新自己的QQ 空间,想要看到她的一点信息,不断的访问谁谁的留言板,打出来的话又删掉。
这种青涩的感觉早就消失了。
当年的杀马特,现在可能早就结婚生子,做着最最平凡的工作,和之前的杀马特已经完全没了关系。
往事如烟
就像是回忆任何美好的事情一样,当年这种特殊的行为,在十几年后回头看,竟然觉得津津有味,回忆确实对记忆加了一层滤镜,让人无法自拔。
它在我们人生占了不大的比重,却是始终无法抹去的一抹颜色,现在很多综艺节目里还是会消费这个时候的人,在成都还是什么地方,现在还有专门做这个头的理发店。
很多事情都是,在别人看起来非常奇怪的东西,还是有人愿意去守候,他们在守候的可能不是事物本身,可能是曾经发生这件事时的自己。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