📚明朝那些事儿-读书笔记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《明朝那些事儿(全集)》
当年明月
93个笔记
第四十六章 第44章 准备行动(1)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qiū
同“楸”。植物名。
sù
见“橚爽”。橚爽:草木茂盛貌。
原文:橚
- 橚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pián
南方大木名。
原文:楩
- 楩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bǐnɡ
光明。
原文:昺
- 昺
第六十二章 第60章 帝王的烦恼(2)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yínɡ
见“滢濙”。【滢濙】水回旋貌。
原文:濙
- 濙
第九十章 第88章 朱瞻基是个好同志(3)
- 2024/02/16 发表想法
我已经不认识“监”字了。😐
原文:司礼监出监才啊。
第九十七章 第95章 力挽狂澜(2)
- 2024/02/20 发表想法
惭愧,从小就爱看课外书但是目前还没变的“有出息”,但是,课外书带给我的精神满足是所有欲望无法代替的,就记得高中很严,当时不愿午睡,每天中午缩在床角偷看《百年孤独》,对于那个年龄的我稍微有点晦涩难懂,我却甘之如饴,因为相比较机械的高中生活,书里描写的魔幻现实更加让我沉醉。
原文:历史告诉我们,喜欢看课外书的孩子将来一般都是有出息的。
第九十八章 第96章 力挽狂澜(3)
- 2024/02/21 发表想法
牛逼。
原文:所谓英雄者,敢为人之所不敢为,敢当人之所不敢当。 所谓英雄者,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于将倾。 所谓英雄者,坚强刚毅,屡败屡战。 如此之人,方可称为英雄!
第一百一十七章 第115章 有冤报冤,有仇报仇(2)
- 2024/02/28 发表想法
扶大厦之将倾,而且严于律己,真是顶级人类了。历史会记住你,于谦。
原文:其实于谦并不需要皇帝的所谓嘉许,因为这些所谓的天子似乎并没有评价于谦的资格。明英宗之前有过无数的皇帝,在他之后还会有很多,而于谦是独一无二的。
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143章 皇帝的幸福生活(2)
- 2024/03/16 发表想法
看到这个标题我真是笑出了声,很像是荒诞喜剧,感觉可以排个小品了都,就叫《厚照奔奔》
原文:再奔
第一百六十八章 第166章 解脱(1)
- 2024/03/27 发表想法
好词!
原文: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,是非成败转头空,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 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,一壶浊酒喜相逢,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!
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169章 龙争虎斗(2)
- 2024/03/28 发表想法
得意忘形的另一种表达方式
原文:权力的膨胀就意味着加速的灭亡。
- 2024/03/28 发表想法
那可是我的至爱亲朋手足兄弟,得加钱!
原文:任何人都是可以出卖的,只不过朋友的价格要高一点而已。
- 任何人都是可以出卖的,只不过朋友的价格要高一点而已。
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175章 最阴险的敌人(3)
- 2024/03/28 发表想法
看到了我同事的影子😅
原文:自嘉靖二十一年(1542)八月入阁起,他天天泡在大臣值班室(西苑),据说曾创下一星期不洗澡不回家的记录,但奇怪的是,属下们似乎从没看见他干过除旧布新、改革弊政的好事,那您老人家一天到晚待在那里干吗呢? 答案很简单,下级看不到不要紧,领导看到就行(嘉靖住西苑),磨洋工也好,喝茶打牌也罢,只要天天在办公室坐着,让皇帝看见混个脸熟,不愁没前途。 这一招十分奏效,皇帝被严嵩同志把茶水喝干、板凳坐穿的毅力感动,特意附送印章一枚,上书“忠勤敏达”四字,并授予太子太傅(从一品)以示表彰。
- 自嘉靖二十一年(1542)八月入阁起,他天天泡在大臣值班室(西苑),据说曾创下一星期不洗澡不回家的记录,但奇怪的是,属下们似乎从没看见他干过除旧布新、改革弊政的好事,那您老人家一天到晚待在那里干吗呢? 答案很简单,下级看不到不要紧,领导看到就行(嘉靖住西苑),磨洋工也好,喝茶打牌也罢,只要天天在办公室坐着,让皇帝看见混个脸熟,不愁没前途。 这一招十分奏效,皇帝被严嵩同志把茶水喝干、板凳坐穿的毅力感动,特意附送印章一枚,上书“忠勤敏达”四字,并授予太子太傅(从一品)以示表彰。
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176章 徐阶的觉醒(1)
- 2024/03/28 发表想法
坚持就是胜利,但是理论是理沦,真的做到的人能有多少?
原文:“即使日后身处绝境,亦需坚守,万勿轻言放弃,切记!”
第一百七十九章 第177章 徐阶的觉醒(2)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原文: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,不巧延平完全符合这个条件,所以此地大案要案频发,而且其司法系统的下属官员大都由本地人担任,包庇徇私,也十分难搞。如此看来,当年张璁发配他的时候还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。
第一百八十章 第178章 徐阶的觉醒(3)
- 良知之学,知行合一
- “我曾随文蔚(聂豹字文蔚)公习阁下之道,磨砺十年方有所悟,虽未能相见,实为再传弟子,师恩无以为报,唯牢记良知之学,报国济民,匡扶正道,誓死不忘!”
- 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,被现实打击,被痛苦折磨,遍体鳞伤、无所遁形,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,依然微笑着,坚定前行的人,才是真正的勇者。 不经历黑暗的人,是无法懂得光明的。
第一百八十五章 第183章 隐藏的精英(1)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无耻的让人头皮发麻
原文:“这不过是一帮饿贼,抢掠完了自然会走,皇上不必担心。”
第一百八十六章 第184章 隐藏的精英(2)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哈哈,想起来之前比较火的外交发言人在记者面前唇枪舌剑,都是面带微笑,但实际上流的内容都是带枪带刺的
原文:外交,是指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方法,但它还有另外一个通俗的解释——用最礼貌的方式,说出最肮脏的话。
第一百八十八章 第186章 勇气(1)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嘉靖:你不会觉得哥们和之前的废物一样吧
原文:可严嵩万万没有想到,听到这句话的皇帝突然消弭了愤怒,展露出一副阴晴不定的表情。
第一百八十九章 第187章 勇气(2)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dān
“担(擔)”的古字。肩挑。
dàn
• 同“担(擔)②”。担(擔)②:全称“市担”。市制重量单位。1担=100斤=50千克。
• 通“甔”。瓶、坛之类的瓦器。
原文:儋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yù
同“豫③”。犹豫不决。
原文:忬
- 居庙堂之上,处江湖之远,皆忧其民者,方可为官。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笑死我了哈哈
原文:你弹劾我,我弹劾你,幸福的日子一天天地过,几十年混下来,一次也没被弹劾过的,不是人,是神。
第一百九十章 第188章 勇气(3)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zhuó
• 抽;拔。
• 选拔;提升。
• 耸起。
• 去掉。
原文:擢
第一百九十一章 第189章 勇气(4)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佩服
原文: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,在四百多年前,有一个叫杨继盛的人曾经比兰博还要兰博,而他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:兰博是假的,杨继盛是真的。 杨继盛就这样活了下来,就这样名震天下,就这样永垂青史,因为他的坚忍、顽强,以及正直。
- 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,在四百多年前,有一个叫杨继盛的人曾经比兰博还要兰博,而他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:兰博是假的,杨继盛是真的。 杨继盛就这样活了下来,就这样名震天下,就这样永垂青史,因为他的坚忍、顽强,以及正直。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yān
• 古国名、邑名。西周封国。妘姓,在今河南鄢陵西北。春秋初被郑武公灭后为郑邑。《春秋·隐公元年》:“郑伯克段于鄢。”即此。后改称鄢陵。
• (Yān)姓。明代有鄢正畿。
原文:鄢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mào
• 勤勉。
• 劝勉。
• 喜悦。
• 通“茂”。盛大。
• 同“贸(貿)”。贸(貿):(1)交易;买卖。(2)变易。(3)通“侔”。齐等。二者名贸实易,不可不察也。”见“懋迁”。懋迁:同“贸迁①”。贩运;买卖。化,通“货”,指市易;居,居积。
• (Mào)姓。明代有懋国辅。
原文:懋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千古
原文:眼前的杨继盛已经不成人形了,他没有父母的疼爱,众人的追捧,他很平凡,即使在那支光荣的进士队伍中,他也只是一个为人忽视、沉默寡言的人,辉煌显赫从未属于过他。 而今的他,只剩下了残肢破衣、遍体鳞伤,还有即将到来的死亡命运。
- 浩气还太虚,丹心照千古。 生平未报恩,留作忠魂补。
- 政治斗争的最终秘诀: 对付流氓,要用流氓的方法。
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190章 东南的奇才(1)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qiān
• 众人;大家。
• 都;皆。
• 打谷器。
• 通“签”。
• 通“憸”。奸邪不正。见“佥壬”。
原文:佥
第一百九十三章 第191章 东南的奇才(2)
- 2024/03/29 发表想法
tāo
• 同“帱(幬)”。帱(幬):覆盖。
• 见“焘奡”。焘奡:高峻貌。
原文:焘
- 更为可怕的是,他们其中的某些人还曾练习过“阴流”,这是日本刀术中的一门绝技,传自日本的绝顶高手“剑圣”上泉信纲。
- 和尚联防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,在嘉靖三十三年(1554)至嘉靖三十六年(1557)间,该队在杭州湾及松江府(今上海附近)一带与倭寇作战多次,无一败绩,令倭寇闻风丧胆。
第一百九十八章 第196章 天才的谋略(1)
- 2024/03/30 发表想法
我们来看一下妓女付出的劳动:
晚上上班,就是现在的夜班。
客户的要求都要满足,就是现在甲方的需求。
付出身体和一些体力劳动为代价换来金钱,就是现在的上班。
长期的学习琴棋书画让自己的价格更高,就是现在的考证学习。
谁看不起妓女,几千年来,不是“妓女”的又有多少呢?
原文:在认识徐海之前,王翠翘是一名妓女。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职业,但凡干这行的人,都会成为道学家们口诛笔伐的对象。然而历史证明,妓女未必不如道学家,道学家未必赶得上妓女,而作为一个平凡的女人,王翠翘足以名留青史。
第二百二章 第200章 战争——最后的抉择(2)
- 小筑暂高枕,忧时旧有盟。 呼樽来揖客,挥麈坐谈兵。 云护牙签满,星含宝剑横。 封侯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。
第二百四章 第202章 名将的起点(2)
- 疾如风,徐如林;侵掠如火,不动如山;难知如阴,动如雷震。 (孙子兵法。)
第二百八章 第206章 侵略者的末日(1)
- “鞠躬尽瘁,夕死无憾,此即长生之术!”
第二百一十章 第208章 英雄的结局
- 2024/03/31 发表想法
yán
日行。见《字汇补 ·日部》。
原文:昖
第二百一十一章 第209章 曙光(1)
- 2024/04/01 发表想法
chōnɡ
通“冲”。向上直飞。
原文:翀
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212章 胜利(1)
- 2024/04/01 发表想法
jī
• 古代王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。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。引申谓方千里。
• 门槛。
• 见“紧⑧”。紧⑧:唐宋时州、县的等级名。一般按其所在地位的轻重、辖境大小和经济开发程度划分。(1)县。《通典·职官》:“大唐县有赤、畿、望、紧、上、中、下七等之差。”自注云:“京都所治为赤县,京之旁邑为畿县,其余则以户口多少、资地美恶为差。”(2)州。《通典·职官》:“开元中定天下州府自京都及都督、都护府之外,以近畿之州为四辅,其余为六雄、十望、十紧及上、中、下之差。”
• (Jī)姓。
原文:畿
- 2024/04/01 发表想法
jī
见“扶乩”。【扶乩】中国古代的一种巫术。“扶”即“扶架子”,“乩”指“卜以问疑”。将木制的丁字架放于沙盘上,由两人各扶一端,依法“请神”,木架的下垂部分即在沙上画成文字,作为神的启示,或与人唱和,或示人吉凶。“神”应请“降临”,画出字迹,叫作降乩。旧时民间常于夏历正月十五夜迎紫姑扶乩。架子也有用“畚箕”“筲箕”代替的,叫“扶箕”。口语叫“扶鸾”,传说因神仙驾凤乘鸾,故名。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巫术。英文为sciomancy,意即“箕占”“筛占”。
原文:乩
第二百一十六章 第214章 致命的正义(1)
- 2024/04/01 发表想法
yān mào qīnɡ
明江西丰城人,字景修。嘉靖进士。由行人擢御史。嘉靖三十五年(1556)任左副都御史,谄附严嵩。三十九年总理天下盐政,所至市权纳贿,岁时馈赠严氏及诸权贵,不可胜纪。次年进刑部右侍郎。四十一年严嵩败,遂削职。四十四年因罪戍边。
原文:鄢懋卿
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216章 致命的正义(3)
- 贪官奸,清官要比贪官更奸!
第二百二十章 第218章 奇怪的人(2)
- 2024/04/01 发表想法
我也想这样,但是社会现状和工作不允许
原文: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。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。
- 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。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。
第二百二十三章 第221章 天才的对弈(1)
- 2024/04/01 发表想法
心眼小的皇帝哈哈哈哈
原文:终于有一天,他又想起了这件事,便发火了,火得受不了,就开始骂,骂了不解恨,就决定杀。
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224章 成熟(1)
- 2024/04/01 发表想法
非常真实,以前我也是诗和远方,进入社会之后才发现大部分人都是辛苦的活着,所谓的梦想追求是非常奢望的。
但是我们活着,一辈子只能选择一次自己的活法。
有诗和运方远大抱负当然好,如果没有,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已经很好了。
毕竟,人生都是自己的,谁能说谁过的好还是坏呢?
原文:同时他还发现,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不喜欢诗词书画,也没有那么多的忧伤哀愁,他们想要的只是一碗掺着沙子的米饭。对那些骨瘦如柴、眼窝深陷的饥民而言,一幅字画是王羲之的还是怀素的,一点儿也不重要,重要的是那张字画纸够不够厚,方不方便消化。
第二百二十九章 第227章 最终的乱战(1)
- 2024/04/03 发表想法
hòu
“厚”的古字。
原文:垕
第二百三十五章 第233章 死斗(1)
- 2024/04/04 发表想法
笑死
原文:相信你已经明白了,科代表就是各部部长,班委就是内阁,老师就是……
第二百三十八章 第236章 阴谋(2)
- 共同创业的人大都逃不过“四同”的结局:同舟共济——同床异梦——同室操戈——同归于尽。
第二百四十三章 第241章 敌人(2)
- 2024/04/06 发表想法
疫情期间,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乃真英雄。
原文:所有的英雄,都是平凡的人。 千回百转,千锤百炼,矢志不改,如此而已。
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242章 千古,唯此一人(1)
- 2024/04/06 发表想法
危险危险危险⚠️⚠️⚠️
原文:女性在从政方面之所以比男性困难,说到底是个生理结构问题。政治问题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,需要极大的理性,但女性情感丰富,很多事情上往往会跟着感觉走。
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243章 千古,唯此一人(2)
- 2024/04/06 发表想法
dù
• 蛀虫。引申为侵蚀或消耗国家财富的人或事。
• 蛀蚀。
• 损害。
• 晒去书中的蠹鱼。
原文:蠹
第二百四十六章 第244章 千古,唯此一人(3)
- 2024/04/06 发表想法
真是世事难料啊,推动历史事件的事情,深层次里还有更多的伏笔。
看到这仿佛有了电视剧的画面,但大家都是在上帝视角看个乐子,真的在局内人的话是无法精确判断的,但依然相对准确的做了“对”的事情,真的很可怕。
原文:而那个由高拱安排、入阁顶替殷士儋的人,正是张四维。
- 2024/04/06 发表想法
张居正一人通天,即使没有冯宝宝,还有各种人脉关系,即使他不暴毙,后面依然会有各种利益网把他弄死。
原文:张四维的心愿也已了结,他在家乡守孝两年,即将期满回朝之际,却突然暴病身亡。厚道的人说他死得其所,不厚道的人说这是干了缺德事,被张居正索了命。
- 你还很年轻,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,经历很多事,得到很多,也会失去很多,但无论如何,有两样东西,你绝不能丢弃,一个叫良心,另一个叫理想。
- 一晃十年过去了,如他所言,我得到了很多,也失去了很多,所幸,这两样东西我还带着,虽然不多,总算还有。
- 有的人活着,他已经死了。 有的人死了,他还活着。 世间已无张居正。
第二百四十七章 第245章 谜团(1)
- 2024/04/06 发表想法
哈哈,这些烂梗 2024 年看还是好笑🤣
原文:上个月我坐车去,还走了二十分钟,而万历是坐11路车去的——两条腿。
第二百四十九章 第247章 野心的起始(1)
- 2024/04/06 发表想法
戚继光:对对对
原文:除此之外,他还痛斥了明朝的政治腐败,官员贪污,老百姓流离失所、胆小怕事等等情况。总之,明朝就是一软柿子,不捏都会烂。 丰臣秀吉大喜,于是他信了。
- 2024/04/06 发表想法
中国人的思想理论极其复杂,每朝每代都有思想开悟的大佬,除了前赴后继的不怕牺牲的军士还有在思想领域开蒙的各种大家,在持续了几千年的进化后,中文文化圈已经到了非常离谱的级别,到了现在,很多中国人都无法完全掌握中华文化思想体系,何况是外国人,何况是小小倭奴?
原文:然而他错了,即使他运用经济学原理,把明朝的各种情况输入电脑,用模型公式证明自己必定能赢,他也一定会输。 因为他不懂得中国人。
第二百五十三章 第251章 明朝的愤怒(2)
- 2024/04/06 发表想法
徐渭把自己的毕生所学教于他,再加上老爹和戚继光的关系,算是站在那个年代三个军事大佬肩膀上的人了,不强说不过去,爽文小说主角估计都没他爽
原文:而作为新一代的军阀武将,李如松更是个难伺候的人物。
第二百六十八章 第266章 胜算(1)
- 2024/04/13 发表想法
盖伦?
原文:当然了,一百二十斤的大刀也不算太重,只要身体还行,练一练也还举得起来,不过刘綎同志不光举,而且用,其具体用法,史料上是这样形容的——轮转如飞。
第二百六十九章 第267章 胜算(2)
- 2024/04/14 发表想法
麻总:好的好的(嬉皮笑脸)。
转头脸色阴暗地告诉手下:一个都别放走。
原文:因为麻贵同志虽然姓麻,却很难被麻痹。毕竟在明朝政府混了几十年,什么阴谋诡计都见过了,日本人在这方面,还处于小学生水平。 所以麻贵立即判定了日军的真实意图——逃跑。
第二百七十一章 第269章 为了忘却的纪念(2)
- 2024/04/16 发表想法
作者不知道,百度知道:
大报坛(朝鲜语:대보단),俗称皇坛,是朝鲜王朝后期王室修建的一处祭祀中国明朝皇帝的祭坛,位于朝鲜首都汉城(今韩国首尔)昌德宫的后苑。朝鲜肃宗李焞为了报答壬辰倭乱时派大军援助朝鲜的明神宗的“再造之恩”,遂于1704年(即明朝灭亡60周年之际)下旨修建大报坛,以祭祀明朝神宗皇帝。朝鲜英祖时大报坛的祭祀对象增加了明太祖和崇祯帝。大报坛祭祀每年进行一次,肃宗以后朝鲜历代国王几乎都曾亲自参与,是朝鲜王朝后期最隆重的祭祀典礼,表达了朝鲜对明朝的感恩与怀念,进而引申至对华夷之辨和君臣之义的宣扬,彰显朝鲜王朝在华夷颠倒的天下秩序下的存在意义与合法性,因此大报坛被视为朝鲜王朝后期“尊周思明”意识形态的象征性建筑。1894年后国王不再亲祭或亲行大报坛。1908年在日本人的压力下关闭了大报坛,此处也沦为废墟。现址为新璿源殿。
原文:现在,大报坛已经消失了,为什么消失,我不知道。
第二百七十三章 第271章 绝顶的官僚(1)
- 2024/04/16 发表想法
能坚持写日记的人不是心思细腻的人就是偏执狂
原文:申时行是一个十分谨小慎微的人,平时有记日记的习惯,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如今天我和谁说了话,讲了啥,他都要记下来。比如他留下的《召对录》,就是这一类型的著作。
- 申时行是一个十分谨小慎微的人,平时有记日记的习惯,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如今天我和谁说了话,讲了啥,他都要记下来。比如他留下的《召对录》,就是这一类型的著作。
第二百八十四章 第282章 东林崛起(2)
- 2024/04/20 发表想法
母凭子贵,子凭母贵。
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任何朝代都是适用的。
原文:但皇贵妃和皇贵妃不一样,郑贵妃有排场、有派头,而王贵妃不但待遇差,连儿子来看他,都要请示皇帝,经批准才能见面。
第二百八十五章 第283章 东林崛起(3)
- 2024/04/20 发表想法
看到这里,感觉在看另外一个人续的烂俗小说,在张居正退场之后,作者的文风彻底摆烂,万历这段言官争锋真的又啰嗦又乏味,史诗感完全没了,就想赶紧跳过去
原文:但无论如何,秀才终究和此事搭上了边,有了这么个说法,事情就好办了。侦查工作随即开始,首先是搜查,家里翻个底朝天,虽说没找到妖书,但发现了一批文稿,据笔迹核对(司法学名:文检),与妖书的初期版本相似(注意,是相似)。
- 2024/04/20 发表想法
重要的是皇帝希望有个人承担责任平息舆论,重要的是大臣希望有个人接下黑锅撇清自己,重要的是太子希望有个人出面认罪保住皇位,重要的是郑贵妃希望查清真相让自己继续市井争锋,重要的是平民希望吃瓜吃到最后有个相对传奇的结局,可以多几个话题。
唯独光生先生的命最不重要。
原文:因为别的且不谈,单说妖书上列出的那些官员,就秀才这点儿见识,别说认识,名字都记不全。找这么个人当替死鬼,手真狠,心真黑。 妖书何人所写,目的何在,没人知道,似乎也没人想知道。因为有些时候,真相其实一点儿也不重要。
第二百八十六章 第284章 东林崛起(4)
- 2024/04/20 发表想法
这个史实太难考了,只能当做小说看了。
原文:无奈之下,他只好退而求其次,抄录了信件全文,并把信件放了回去。
- 2024/04/20 发表想法
历史就像是一个放映机,在时间的胶片里里一遍又一遍地重播烂俗的剧情。
原文:最关键的问题来了,既然是王锡爵的学生,还算他的亲信,李三才同志为什么要背后一刀,痛下杀手呢?
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285章 谋杀(1)
- 2024/04/21 发表想法
死人有时候比活人有用。
原文:如果这样想,那是相当单纯,因为就在叶向高吩咐审讯的后一天,王曰乾同志就因不明原因,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监牢里,死因待查。什么叫黑?这就叫黑。
- 2024/04/22 发表想法
cài
通 “埰”。采地。古代卿大夫封邑。
原文:寀
第二百九十二章 第290章 不起眼的敌人(2)
- 2024/04/24 发表想法
李成梁对未来清朝的历史有重大影响
原文:并不是阴谋论者,却惊奇地发现,在无数的清代史料书籍中,都详细描述了觉昌安的惨死、李成梁的冷漠残酷、努尔哈赤的无助,却不约而同地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节——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,是李成梁的朋友。
第二百九十三章 第291章 不起眼的敌人(3)
- 2024/04/24 发表想法
人类不管带了多少层的面具,最后露出来的也是野兽的獠牙
原文:很多人说过,最好的老师,不是特级教师,不是名牌学校,而是兴趣。但我要告诉你,这个答案是错误的。在这个世界上,最优秀的老师,是生存。
- 但他留下的,是一片彻底的白地,是无数被抢走口粮而饿死的平民,是无数家破人亡的惨剧,痛苦、无助。无论什么角度、什么立场、什么观点、什么利益、什么目的、什么动机、什么想法、什么情感、什么理念,都应该承认一点,至少一点:这是抢掠,是自私、无情、带给无数人痛苦的抢掠。征服的荣光背后,是无数的悲泣与哀嚎。
第二百九十四章 第292章 萨尔浒(1)
- 2024/04/24 发表想法
盖伦哥又来了!
原文:东路指挥官刘綎,也是老熟人了,使一百二十多斤重的大刀,还“轮转如飞”,先打日本,后扫西南,“万历三大征”打了两大征,让他指挥东路,可谓志在必得。
- 2024/04/24 发表想法
张飞?
原文:这人一点儿没改,刚到沈阳(明军总营)报到,就开始咋呼:“我这次来,就是活捉努尔哈赤的,你们谁都别跟我抢!”又不是什么好事,谁跟你抢?
- 2024/04/24 发表想法
二月不下雪下雨?!
原文:今天下大雨,走不了。走不了,那就休息吧。
- 2024/04/24 发表想法
咸鱼剑!
原文:上方宝剑挂在门外,那意思是,谁敢再说话,来一个干一个。
- 2024/04/24 发表想法
现在满脸问号的我不知所措🥲
原文:对于他的这一举动,许多后人都难以理解,还有人认为,他有汉奸的嫌疑。但我认为,以杨镐的智商,做出这样的事情,实在是不奇怪的。
第二百九十五章 第293章 萨尔浒(2)
- 2024/04/24 发表想法
一个可以开上帝模式的军师是多么重要的事…但是大部分都是没有的。
原文:当然,在决战之前,他还要玩点儿老把戏,摸哨、夜袭、偷粮食之类的活没少干,等到杜松不堪骚扰,在萨尔浒扎营的时候,他已然是胜券在握。
来自微信读书
Loading...